第一財經日報 羅琦
一直緋聞纏身的中信泰富(00267.HK)昨日公布了2013年全年業績,去年集團凈利潤同比增長9%,達到75.88億港元,盡管其特鋼和能源業務表現都較為突出,但中澳鐵礦項目的虧損也在進一步擴大。
市場人士認為,今年全球鐵礦石的價格可能出現大幅下跌,未來中信泰富的前景仍舊堪憂。
2013年,中信泰富全年凈利潤達75.88億港元,同比增長9%,營業額跌5.6%至880.4億港元,每股盈利2.08港元,管理層宣布派股息每股0.35港元,較上年減少22%。
被中信泰富一直視為重點項目的中澳鐵礦去年的虧損進一步擴大,集團鐵礦開采業務由2012年虧損7.81億港元擴大至16.81億港元。盡管中澳鐵礦在去年12月,已經實現開始運營并出口磁鐵精礦粉,但也因此利息支出無法再資本化,導致2013年賬面出現較大虧損。
中信泰富總裁張極井稱,去年中澳鐵礦的資本開支已經達到99億美元,未來還有4條生產線尚未完成,還需要構建港口、電廠、公共設施和輔助設施,將來會有更大的資本開支,受此影響,集團未來會出現很大的撥備壓力,而且數額難以估算。
一名中資券商的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現在世界對鐵礦石的需求不大,而且增長幅度極其有限,預計到2015年鐵礦石價格可能跌到每噸90美元的水平,而鐵礦石價格的下跌預期也為其鐵礦項目的盈利蒙上了陰影。
此外,去年12月,市場傳言中澳鐵礦項目兩條生產線承包商中冶(01618.HK)疑似與中信泰富分手,將兩條生產線交回。集團主席常振明對此稱,與中冶的合作并非一帆風順,希望由自己直接建設管理關鍵環節,目前已經與中冶建立了新的合作模式,在項目中集團自行組建EPC工程指揮部,其中包括集團的管理人員、中冶的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
而中澳鐵礦作為中國企業在海外資源領域最大的投資項目,去年以來便被各類緋聞纏身,中澳鐵礦項目的原礦主Clive Palmer旗下的Mineralogy早前向澳大利亞法院申請將中澳鐵礦清盤,因其過去3至4個月中澳鐵礦項目停止支付其采礦權費用,張極井稱,目前中澳鐵礦有好幾個法律糾紛,一定會最大限度保護公司和項目的利益。
實際上,中信泰富在中澳鐵礦項目上可謂困難重重,常振明更在給股東的信中引用了丘吉爾的名言來形容現在項目面臨的窘境。“我們在澳洲發展有很大挑戰,所幸中信集團也給了很大的支持,管理層目前所有主要的精力還在澳洲鐵礦,包括提高產量、提升將來的技術,希望寒冬早點過去。”常振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