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阿爾薩斯報》(L'Alsace)日前刊文稱,中國東風汽車高管表示,并不準備獲得標致雪鐵龍的控制權,將重心放在共同開拓東南亞市場上,以期實現共贏。
《阿爾薩斯報》采訪了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就有關龍(中國的象征)是否會吞噬獅子(標致LOGO)進行提問。朱福壽回答稱:“這是雙贏合作,而不是收購交易,并且也是幫助標致雪鐵龍回歸增長的途徑。”
今年2月,標致雪鐵龍公布了一項30億歐元的增資計劃,東風和法國政府將各自支付8億歐元,分別獲得標致雪鐵龍14%股權。而公司建立者、當前最大股東標致家族所持股比(目前為25%普通股和38%表決權)將稀釋至14%。
此后,眾方評議東風和標致雪鐵龍合作,海外媒體持質疑前景或擔憂標致雪鐵龍被東風吞并的觀點為多。為此,東風希望澄清。此次朱福壽強調無意控制標致雪鐵龍,投資是一項長期戰略,能夠幫助標致雪鐵龍提升歐洲以外市場銷量,并使得東風在面對國內競爭對手時處于更加有利的位置。
朱福壽指出,東風和法國政府注資,可以實現標致雪鐵龍未來三年的資金需求,而這家虧損的車企將開發歐洲之外的其他市場,并貫徹復蘇規劃。東風和標致雪鐵龍在華合資公司神龍汽車迄今已有22年歷史,去年銷售了550,000輛汽車,未來將倍增至150萬輛,“目標并不局限于中國國內市場,而是放眼于擴張到整個亞太市場。”
在東風汽車的幫助下,標致雪鐵龍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將有所削減,銷量比重從如今的62%下調至50%不到。
雙方的合作還可助力東風更好地在國內競爭。東風2009年創立自主品牌,去年銷量達650,000輛,成為第三大自主品牌。
朱福壽未直接言明東風是否將推動標致雪鐵龍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減產,將上述地區過剩的產能轉移至中國。在談及標致雪鐵龍在法國居高的生產成本時,朱福壽稱:“標致雪鐵龍已經通過減產降低成本,并開始執行重組規劃。”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Gaetan Toulemonde認為,標致雪鐵龍近期內不會進一步在法國或其他歐洲地區減產,該集團已經制定了計劃,未來3年內裁員上萬人,去年已經關閉了法國歐奈蘇布瓦工廠,“我認為他們不需要在已經公布的內容之外再新增削減開支項目。”
在Toulemonde看來,標致雪鐵龍將利用東風的低成本生產能力,作為出口至新興市場的基地,目標包括南美洲、俄羅斯等,從而一定程度上取代歐洲市場,“(中國造PSA車輛)出口到歐洲并非首選,其他(新興)國家較之歐洲更為優先。